序
号
评价标准
指标达到度
指标
权数
指标要求
完全
达到
(A)
大部分
达到
(B)
基本
达到
(C)
部分
达到
(D)
1
教材
20
编者意图:教材前后联系;教材
的地位和作用
4
3
2
1
教学目标准确具体,符合大纲
要求和学生实际
5
4
3
2
教学重点、难点、确定准确
5
4
3
2
说明教学目标、重点、难点确定
的依据
6
5
4
3
2
教法
学法
26
教法选择恰当,富有启发性
8
7
6-5
4
学法指导恰当,有利于培养学生
自学能力
8
7
6-5
4
说明所选择的教法和学法指导的
依据
10-9
8-7
6
5-3
3
教学
程序
28
容量适当;结构合理;层次清楚;
衔接紧凑
6
5
4
3
突出重点,抓住关健,突破难点
8
7
6-5
4
板书、图示、实验设计合理
6
5
4
3
说明各环节安排的道理
8
7
6-5
4
4
教师
基本
素养
16
讲普通话,语言流畅、准确、精炼
6
5
4
3
教态自然大方,感染力强
6
5
4
3
演示操作熟练;板书图示工整规范
4
3
2
1
5
答辩
10
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,观点正确,
理由充分。
10-9
8-7
6
5-3
说明:
1、评价等级划分:90分以上为“优秀”;80-89分为“良好”;70-79为“合格”;70分(不含70分)以下为“不合格”;
2、评委进行评价时,可根据说课者的讲述状况与评价指标要素,指标达到度逐项对照衡量后,在评分栏内打分,而后再计算各项计分之和,“评价总分”是指1—5项分数之和。
3、评委在评价过程中要做好记录,客观、公正、准确地评分并作简明中肯的评价意见,签署姓名和日期。